拯救6條生命 兩人獲得光明
23歲小伙兒捐獻器官惠及8人
劉慧 王璐 本報記者 李新玲
這幾天,一名23歲的小伙子一直感動著北京市器官捐獻南區工作站的醫務人員。
經過多達幾十人、數百公里的緊急聯動,小李的臨終夙願終於實現——他捐獻的器官拯救了6條生命,另有兩人因為他而獲得光明。
幾天前,23歲的小李到北京探親時發生車禍,顱腦大面積出血,出現腦死亡。他的父母知道留不住孩子,就想「讓自己孩子的一部分存活在世界上」。他們找到了北京佑安醫院器官捐獻辦公室。
6月24日16時,北京佑安醫院的主治醫師劉源帶領醫院器官捐獻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出發。18時,小李經過北京佑安醫院器官捐獻綠色通道進入佑安醫院ICU。普外中心臧運金主任帶領ICU劉晉寧主任對小李的病情進行了系統評估:病人顱內出血,出血性休克,深昏迷,沒有自主呼吸,血壓幾乎維持不住,隨時都會離世。
25日凌晨2時,為了維護小李的器官功能,醫生採用了血濾治療。10時,小李的器官功能終於穩定。
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器官捐獻辦公室開始與時間賽跑。
25日11時,腦功能評估分中心到位,經過腦電圖、腦血流圖等仔細評估,小李的大腦已沒有血流和腦電活動,腦功能已經不可逆喪失;12時,急診化驗結果顯示,小李的肝腎功能正常;13時,器官功能評估小組到位;14時,小李父母簽署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 迷你倉荃灣,並按上手印;15時,醫院倫理委員會經過倫理審核,批准手術進行。
經過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分配平台,有一位等待肝移植的患者和兩位等腎移植的患者經過長時間的排隊等待,幸運地匹配了小李的肝腎。由於小李體形偏小,很多等待心臟移植的患者都不能匹配,臧運金馬上積極協調,在全北京努力找尋體形小的需要心臟移植的受者。此時,小李的心臟還在有力地跳動,時間漸漸流逝……
16時,北京阜外醫院到佑安醫院進行評估,兩小時後匹配到受體,那是一位等待心臟移植的老人……
小李的肺能不能拯救一個生命?臧運金撥通了我國著名肺移植專家無錫人民醫院院長陳靜喻的電話,一名遠在青島的患者正在等待這樣的肺源……
此時,在佑安醫院的ICU病房裡,器官功能維護還在進行……
26日凌晨2時,捐獻準備完畢;7時,肝腎心肺OPO專家聯合制定手術方案;9時,最後一次纖維支氣管鏡、胸片和超聲檢查完畢,小李的父母與兒子作完最後告別後,小李被推入手術室;10時,器官捐獻手術開始。協調員莊嚴地站在手術床前宣佈:「患者小李,在生命的盡頭捐獻出自己的器官,留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拯救了他人的生命,我們向這種崇高的行為致敬,並為患者默哀兩分鐘。」在場的醫生、護士和麻醉師一起默哀,默默祝福逝者一路走好;11時,小李的肝臟、腎臟、肺臟、心臟、角膜成功取出被放在器官保護裝置中,幾輛救護車同時開出佑安醫院,將器官送往等待移植的患者身邊……
本報北京6月27日電
迷你倉荃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