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價和批發價相差十多倍,國外限購小網店月銷量竟成千上萬
海外代購洋奶粉 重重疑點誰來解?
洋奶粉,「高價優質」的標牌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海外代購,已經成為洋奶粉登陸中國市場的一種流行途徑。
可是,「中國媽媽」們不會想到,她所購買的國外品牌奶粉,網上代購零售價和所謂的批發價之間,居然可以價差十多倍;奶粉在當地明明實行限購,但一家小網店的月銷量竟然成千上萬……
海外代購洋奶粉「高大上」的外衣下,究竟裹著多少疑點?能不能保真?價格和銷量背後,有無貓膩?
價格成謎——批發、零售差十幾倍?
令人咂舌的價差,無法不讓人陡生疑慮。
以受到熱捧的洋奶粉品牌「愛他美」為例,在某著名購物網站,該奶粉900克價格最低只要108元,最高298元。
價格最低的網店已經是「三皇冠」的「5年老店」,承諾「100%海外直郵」,還有保險公司承保。雖然沒有任何票據可以「驗明正身」,但客服還是信誓旦旦地表示「保證正品」。
108元「超低價」合理嗎?記者咨詢了在澳大利亞定居近10年、兼職做奶粉代購的朱先生。他說,這款奶粉在澳大利亞售價是19.99澳元,折合人民幣成本價格已接近100元,如果加上從國外郵寄的運費、人工、營銷成本,「108元的價格,難道是賠本賺吆喝?」
事實上,有該網店的顧客稱:「聞著很重的香味,而且不易溶解,小孩喝了又全吐了,再也不買了。」
而網絡批發價比起零售價來,更差得離譜。在某採購批發電商平台上,一家位於英國的公司負責人給記者回復郵件表示,該公司「愛他美」的報價為2.5歐元 每罐 。這一價格,與網上零售最高價格差了足足十幾倍。
曾在英國留學的許女士看到約20元/罐的價格徹底醉了:「太天方夜譚了!我自己在英國給親戚買過,折合人民幣大概95元一罐,寄回國一箱6罐,還要50英鎊郵費。」
銷量成謎——這邊日限購4罐,那邊月銷量近萬?
除了不可思議的價格差距,代購網店的巨額銷量與當地的「限購令」更顯得格格不入。
記者瞭解到,目前德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和香港等地都已開始實施奶粉限購,從境外代購奶粉變得越來越困難。
在澳大利亞,藥品保健品商店聯合採取措施,規定顧客每次限購4罐奶粉。蹊蹺的是,一款「澳洲版愛他美3段」奶粉在某網店單月銷量已經達到9000多筆。客服稱:「國外限購一般只發生在超級連鎖 迷你倉,大批奶粉來貨渠道一是藥店批發,二是非大型連鎖超市,三是「個別大型連鎖超市的經理為了拼業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我們一個單品一次能採購600—800箱也是不足為奇的。」
收買超市經理,就可以從限購超市買幾百箱奶粉?一名專門從事海外母嬰用品代購推介的業內人士深表懷疑:「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靠收買一個超市經理就拿出成千上萬罐奶粉真的只是臆想啊。」這名業內人士質疑,奶粉限購如此嚴格,什麼樣的超市經理敢如此瘋狂地「頂風作案」?
除了零售,批發的供貨量更驚人。記者採訪的上述英國公司負責人Phillip說,他們每個月能夠供應4萬罐嬰幼兒奶粉,起訂量為2000罐,「空運3至4天到貨,還能提供中文標籤」。
一家俄羅斯公司的銷售信息顯示,公司每個月可以供應各類知名嬰幼兒奶粉20萬盒,運到中國7至14天,起訂量為1000盒。記者多次索要品牌授權證書等證明,負責人卻搪塞:「各種證明會隨著貨品一起寄到,如果第一次不放心,可以先訂500盒試試。」
真假成謎——不可盲信「海外代購」
超低價、大批量的洋奶粉海外代購,究竟可不可信?
乳品行業業內人士、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宋亮告訴記者,一些網絡批發平台上沒有授權證書的經銷商拿到的貨「不一定是品牌生產的,或者根本就是假冒的」。他介紹,一些假冒產品是國內生產國內發貨,也有海外小工廠或者代工廠生產假貨,有的使用偽劣原料,有的使用快過期的產品換包裝,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宋亮提醒,這些產品可能存在大腸桿菌超標、重金屬超標等問題。
實際上,關於洋奶粉行業標準,也有值得警惕的一面,例如,在歐洲標準中蛋白質指標遠低於中國國標;由於飲食習慣和食品結構的差異,日本嬰幼兒奶粉的國標中對碘和鋅沒有做出具體要求,而我國國標中對這兩個微量元素都有嚴格的規定。早在2012年,就有部分日本奶粉因碘含量不達標被我國香港地區監管部門「點名」。
作為普通消費者,應怎樣選購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內人士提醒,首先,不應受品牌誇大宣傳的誤導。其次,應選擇通過正規渠道進口的奶粉,並查看罐體上以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批號、原產地,以及生產企業名稱、生產地址和註冊編號等信息,必要時可向銷售單位索要產品的原產地證書,以及入境時取得的檢驗檢疫部門簽發的衛生證書等。
據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
迷你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