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民健身至少存在兩個問題:一是遠,大型體育場館離居民區遠,就近健身不便;另一個是少,離居民區近的學校,其開放率隻有41%,由於經費管理等因素,大量公共體育設施未有效利用。
昨日省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我省實施全民健身條例情況的報告中,提及上述內容。
2014年我省群眾體育人均事業經費為3.36元,檢查我省6個城市中,隻有沈陽、錦州、鐵嶺3個城市超過這一水平。另外,《遼寧省全民健身條例》要求,體育彩票公益金應當按照百分之六十的比例用於全民建設事業,但各市執行不到位,存在提取比例低等問題。
雖然目前我省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1.69平方米,但是執法檢查涉及的6個城市中,隻有錦州達到標準為人均1迷你倉荃灣.71平方米。“缺乏場地設施”仍然是影響我省全民建設活動深入開展的主要障礙。雖然各地公共體育場館都實行瞭免費或低收費,但因為大型體育場館大多距離居民區遠,受距離、開放時間等因素影響,並不能成為群眾日常健身的主要場地。群眾普遍希望開放學校體育場館,方便就近健身,但是受到學校開放缺少必要的經費支持、意外傷害沒有保障、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困擾,學校開放率不高,目前全省學校開放率隻有41%,大量的公共體育設施沒有實現有效利用。
學校體育問題主要體現在體育師資數量和質量上:沈陽全市體育教師仍然缺編571人,北票68所中小學共有體育教師262人,其中兼職79人,占到30%,體育教學質量令人擔憂。
同時,城市中小學生體質下降,視力不良率居高不下,且出現低齡化趨勢。撫順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分別為:小學37迷你倉荃灣.70%、初中65.61%、高中83.57%,視力不良率呈現三級躍升趨勢。
依據上述發現,省人大常委會提出從2016年起,省本級體彩公益金用於全民健身的比例不低於70%、盤活現有體育場地資源、做好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等建議。
切實保證中小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嚴禁擠占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時間。推進“體育、藝術2+1項目”實施,培養中小學生在校學習掌握兩項運動技能,養成終身受益的良好體育鍛煉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