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如何在西部欠發達省份如期於2020年與全國一起實現氣象現代化,如何有效攻克薄弱環節、打牢各項基礎工作,為“十三五”時期青海高原氣象事業騰飛奠定良好基礎……這是擺在青海省氣象局黨組面前迫切亟待解決的難題和挑戰。“我們將加強‘三基’工作做為突破推進青海氣象事業發展瓶頸的主要手段,切實解決基礎工作渙散、基本能力不足、基層組織建設不實等困擾深化改革、阻礙氣象現代化建設的問題和現狀,為全面實現氣象現代化提供充足的‘動力’。把“基層組織、基礎工作、基本能力”三者作為一個整體來系統安排部署,這是青海省氣象局黨組堅持問題導向,把握關鍵,經過深思熟慮,在堅決貫徹落實“四個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上的探索和創新。一年多來,我們抓管理、重基礎,強化領導,重點突破,各項工作取得瞭明顯成效。”青海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謝雙亭說。
直擊弱項,列任務“清單”逐條突破
11月11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雪襲擊瞭青海省海南州貴南縣,累計降雪量為12.3毫米,雪深達19厘米。“在省氣象臺的指導下,我們提前發佈瞭貴南縣暴雪橙色預警信號和道路結冰黃色預警信號,政府和群眾對這次服務特別滿意。後面我寫過程預報服務總結也就很輕松瞭。”海南州氣象臺預報員祁彩虹告訴記者說。
預報的準確和基層預報員的“輕松”得益於青海省氣象臺觀念的轉變和能力的提升。“我們的工作方向實現瞭以產品為中心向以用戶為中心的轉變。同時,通過進一步優化省市縣三級預報業務流程,基層臺站預報員精力可以主要放到短時臨近預報和災害性天氣預報服務。”青海省氣象臺臺長馬元倉說。
年初,通過自找問題、定位突破口,並經省氣象局全局謀劃思考,與全省氣象部門各單位諸多負責人一樣,馬元倉領到瞭主要針對基礎工作的任務“清單”,具體而切中發展核心瓶頸,詳細明確瞭時間節點、完成任務、達到效果等。
從汛期開始每天6次滾動下發24小時內逐3小時精細化預報和10×10千米格點降水指導預報;10月份成功移植西北區域數值預報中心WRF中尺度模式參數化方案,24小時輸出逐小時5×5千米格點高度、風、溫度、降水等要素產品,並在預報中得到應用……而這些,在以前的青海天氣預報中是不可想象的。
“強化預報預警業務”、“優化觀測網絡佈局”、“發展特色服務品牌”——30多項任務“清單”荃灣區迷你倉,赫然列在《全省氣象部門“三基”建設工作要點及任務分工》中。
通過逐項問題的解決,有力推動瞭全省氣象現代化建設步伐。2015年,支持青海氣象現代化建設的項目資金不斷得到落實,省政府將農牧業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面向新型經營主體的直通式氣象服務等納入省級支農資金范疇,安排支農資金9200萬元,較2014年增加5400萬,同時,撥付省級財政2174萬元用於海北州氣象防災減災示范工程。部門合作得到進一步加強,與10多個廳局建立瞭良好的信息共享、合作機制。“國傢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系統”自2015年5月1日正式運行以來,全省各地共發佈各類預警信息1028次,目前已與國土、環保、交通、農業、衛生、林業、地震、旅遊等8個部門成功對接。氣象觀測業務改革穩步推進,全省共建成地面氣象觀測站525個,站網密度達到每萬平方公裡7.5個,區域自動站覆蓋鄉鎮率達到73℅。
誠築鳳巢,為基層補充新鮮“血液”
“我們去參加高校畢業生招聘會,青海省氣象局招生處是最冷清的角落,幾乎無人問津,就算有幾個有意向的,最後也不來瞭。”談起招聘氣象專業院校本科畢業生,青海省氣象局人事處副處長程萍無奈地說。
人的問題是發展事業最基礎的問題,實現氣象現代化關鍵是首先要實現人的現代化。由於自然條件艱苦,經濟社會發展落後,長期以來,青海省氣象局無法招聘到大氣科學類本科畢業生,艱苦臺站人員補充困難,高層次領軍人才和關鍵領域人才緊缺,人才隊伍總量和結構與現代氣象業務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們需要頂天的人,但我們更需要立地的人。近年來,在中國氣象局特殊政策關懷下,我們拿出最大的誠意招聘人、留人,給人以良好的成長環境,為基層臺站源源不斷補充新鮮‘血液’,為實現氣象現代化奠定人才基礎。”謝雙亭說。
截至目前,青海省氣象局先後六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瞭98名大氣科學類專業大專生補充到艱苦臺站工作,有近30人擇優轉編。這些編外人員的補充緩解瞭高海拔艱苦臺站人員不足的問題,很多優秀的人才已經成長為臺站事業發展的“頂梁柱”。2015年,將繼續有12名編外招聘大專生補充到基層艱苦臺站。
另外,省氣象局還積極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等開展定向生招生計劃,先後有25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到青海基層氣象臺站工作,32名學生在讀。2013年從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畢業的謝媛現在在果洛州氣象局當預報員荃灣區迷你倉,她說:“在果洛州,能瞭解很多最基層的知識,也能很快地在重要崗位進行鍛煉,對我以後的成長無疑有很大的幫助。”果洛州氣象局人事科科長何小武說,以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本科畢業生到果洛州氣象局工作,那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這些畢業生到州氣象局以後,對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天氣預報準確率、活躍單位氛圍等起到瞭積極作用。
同時,青海省氣象局制定瞭《一線氣象專業技術人員能力提升計劃》,實施高層次人才隊伍培養計劃、青年英才培養計劃、業務一線人才培養計劃、強基工程等,組建瞭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數值預報、氣候變化應對等8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最大限度地提升瞭基層人員能力水平。
加強管理,基層黨組織發揮堡壘作用
在推進“三基”建設工作中,青海省氣象局黨組特別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使基層黨組織在推進氣象現代化過程中切實發揮堡壘作用和模范帶頭作用。
省氣象局下發《加強全省氣象部門基層組織建設實施方案》,進一步健全黨組織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基層黨建工作考評制度,完善和規范基層組織運行規則,繼續深入推進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現象的整治,積極打造學習型、服務性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黨組織政治堡壘作用。針對一些基層艱苦臺站沒有黨組織甚至黨員的現狀,制定有效措施,計劃用三年時間做到黨的基層組織在全省各級氣象部門的全覆蓋。
同時,通過基層臺站綜合改革等工作,加強基層組織領導班子建設,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書記,把既熟悉黨務又熟悉業務的優秀黨員選拔到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中來。目前,全省所有54個基層氣象臺站都配齊瞭領導班子。
為使“三基”建設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省氣象局完善制度建設,狠抓責任落實,成立瞭以局領導為組長的“三基”建設領導小組。先後制定下發瞭《中共青海省氣象局黨組關於加強“三基”建設全面提高氣象事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意見》、《關於進一步推進“三基”建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各個單位也分別制定瞭實施方案、計劃等,為推進“三基”建設提供瞭保障。
青海省氣象局副局長李鳳霞說,“三基”建設是推動青海氣象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實施好“十三五”規劃的基礎。經過一年多的實施,青海氣象部門兼修並蓄,互促共進,匯聚成瞭全力推動“三基”建設、夯實事業發展基礎的強大正能量,借助這種正能量,相信青海氣象現代化建設將穩健地邁上一個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