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柴達木瀚海戈壁,在基層農牧區,總有一批具有執著堅韌品格的人群,紮根高原,艱苦創業,竭力奉獻,用勤勞的雙手創造著美好的生活,用無私的情懷感動溫暖著社會。雷有德就是他們當中突出的一位。

  艱苦創業不畏難保劍鋒自磨礪出

  柯柯鎮中村系1992年從青海海東貧困地區整體移民搬遷到烏蘭的村子,多民族聚居,村人均耕地少,產業發展單一,致富渠道狹窄,村民貧困程度相對較深。作為農民,雷有德知道僅靠一畝三分地的收入難以改變生活現狀。窮則思變,他有瞭想到外面去闖一闖的想法。在政府增收致富政策指引下,他收拾起簡單的行李,隨著外出務工大軍跑省外、走省內,開始瞭他的打工和創業生涯。“從小工到大工,從大工到積累一定的資金,我什麼都幹過,也吃過不少苦”雷有德說。通過幾年的奮鬥,雷有德成瞭遠近聞名的小老板,眼看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起來瞭,他心中有一個願望也越來越強烈,那就是讓身邊的鄉親們也能過上好日子……

  三個能人助一困發揮作用顯身手

  作為普通黨員的雷有德深知,當本村致富帶頭人就是要真心實意為群眾。他堅持把保障民生、促進和諧作為創先爭優活動的有力抓手,在為民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上創先進、爭優秀。2010年7月雷有德積極組織本村種養殖大戶等30名致富帶頭人,成立瞭“中村能人經濟協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探索創業增收致富的新途徑,能人經濟協會通過三個協會會員幫扶一戶困難群眾的“三幫一”活動的開展,對困難群眾傢庭就醫、生產、子女上學等方面進行幫扶,帶動村民學習一技之長,提高就業競爭力,有效解決富餘勞動力。目前,中村已持有泥瓦工證照人員120名,長期從事建築行業人員60名,有電工操作技術人員60名。

  功夫不負有心人和諧鄉村入夢來

  昔日的柯柯鎮中村沒有像樣的路,到處坑坑窪窪,更別說村裡的衛生環境,村民們一年到頭都圍著自傢那一畝三分地,一年下來,在田地裡投入瞭大量勞動力,但收效甚微,無暇顧及村裡的環境,“尤其是每年開春的時候,早上擦的桌子,到中午回來就積瞭厚厚一層土灰”村民老李說,後來在雷有德的帶領下,柯柯鎮中村從環境衛生治理入手,積極帶動村民大力改善人居環境,用環境的變化,促動村民生活方式的改變,不斷增強村民現代文明意識,樹立民主文明鄉風。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文藝演出、趣味活動等在村民中深入開展思想道德、傢庭美德、社會公德宣傳教育,全力推進“好婆婆”、“好媳婦”、“五星文明戶”的評選,起到瞭典型引路,以點帶面的教育效果,形成瞭淳樸文明的村風、民風。在建設工作中,能人協會與中村貧困傢庭開展“一對一”幫扶活動,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先後無償為中村60餘戶貧困村民新建房屋,解決住房問題。得到瞭省、州、縣領導的高度評價,並榮獲“黨政軍企共建示范村貢獻獎”。

迷你倉荃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ryThackerol 的頭像
    RoryThackerol

    RoryThackerol的部落格

    RoryThacker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