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文化是醫院的靈魂
本報記者宜秀萍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醫院協會醫院文化專業委員會2015年年會上,蘭大一院再次榮獲“全國醫院文化建設先進單位”榮譽稱號。多年來,該院因文化建設而獲的獎項數不勝數,因文化積淀帶來的收獲豐碩喜人。該院院長餘勤感慨地說:“醫院文化是醫院發展的內在動力,是一個醫院整體素質和形象的體現,是醫院的靈魂。”
餘勤表示,設備可以花錢買,專傢可以花時間培養,工作方式可以學習,但一個醫院的文化是不可復制的,是推動醫院持續發展的原動力,這也是醫院幾代領導班子的共識。
“建設醫院文化需要各種載體,但絕不僅限於載體,更重要的是通過各種文化活動,凝聚人心,傳遞力量。”餘勤介紹,蘭大一院重視文化建設由來已久,如果單純從具體表現形式來看迷你倉,蘭大一院的文化建設也不外乎舉辦科技、藝術文化節系列活動,設計創作院徽、院歌,創辦院報、院刊等。但每一次活動、每一個平臺,都連接著全院職工的心。
以職工為根本,重視每一個職工的感受,是醫院傳承多年的文化內核。醫院記得每一位職工的生日,溫馨的生日卡和蛋糕券寄托著醫院的關心和祝福,會定期送到職工手裡。貼心開設的“職工之傢”活動中心,每天都可以見到工作之餘來健身、活動、繪畫的普通職工。醫院暖心地為張令珝教授、許自誠教授等老專傢舉辦九十壽辰慶典活動,為他們將一生學術精華結集出版,向他們送上全院職工的深深祝福與由衷敬意。
職工有瞭歸屬感,自然就有瞭參與熱情。餘勤介紹,蘭大一院的院徽、院歌均出自本院職工之手。連年榮獲多項獎勵的院刊《醫者》,面向全院職工,寫蘭大一院人,說蘭大一院事兒,每期都由職工親手編撰。創辦7年來,全院職工積極參與,成為大傢交流展示的平臺,上至院領導,下至普通職工,每個人都有機會說話、露臉。每兩年舉辦一次的科技文化節和藝術文化節荃灣迷你倉,是全院職工參與度最高的傳統項目。多媒體課件展、科技成果展、新技術新項目展示、護理技能擂臺賽、科技創新擂臺賽、大學生辯論賽等科技學術活動集中展示瞭臨床一線醫務人員的成果,講述自己的故事、名傢講壇、職工藝術作品展、大型晚會等活動,人人都能參與。
“通過職工的集體智慧和親身演繹,蘭大一院的醫院文化通過藝術的形式得到瞭更生動的詮釋。”餘勤介紹,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國內醫療衛生界引起轟動的小舞劇《雪蓮花》,到近年來創排的小舞劇《淡去的紅雲》、舞蹈《那一抹綠色》等,都是醫院職工集體創作的精品佳作,從不同側面展現瞭醫療衛生工作者的精神風貌,在全省衛生系統文藝調演中屢次奪冠。作為全省衛生系統的唯一代表,蘭大一院還兩次進京參加全國衛生系統文藝調演。醫院還在護理人員中組建瞭天使合唱團,聘請專業聲樂教師,每周利用工餘時間進行專業訓練。餘勤自豪地說,這種精益求精的精神如今已滲透到每個職工的身上,滲透到醫院每個工作環節,而這正是醫院文化的影響和體現。